虎彩朱俊:零库存 不断版

来源:科印网    编辑:zhufeng    时间:2018-04-04 17:05:00    点击:

\


假设一家出版社的码洋是1.6亿元,它最多能挣多少钱?

通过我与一位出版社社长对出版社经营状况的测算,得出的答案是1980万元。但我们做的这个假设要基于两个前提,一是这个出版社的实洋等于码洋,二是其所销售的图书基本无退货情况。

实际上,即便实洋等于码洋,一般出版社的销售仍会有20%的退货率,这一退货率会导致利润由1980万元下降至600万元。与此同时,这些图书在出版社可能库存一两年,甚至5~10年,在这个过程中,产生的资金占用成本、仓储成本以及搬运成本等,还将继续削减原有的利润。

▎库存,永远的痛

库存是中国的出版社面临的最普遍且十分棘手的问题之一,国外是否也如此?在虎彩为全面投资图书出版印刷所进行的海外考察中,有一家出版社的故事极具代表性。

这家国外出版社一年的销售额达到26亿美元,但同样地,其有近4亿多美元、近1亿本图书的惊人库存。该社投资了约8000万美元建设了一个全球最现代化的仓储中心,希望借此改变出版社整体出版效率。但2013年该社却宣布破产,原因很简单:资金链断裂。尽管每年在本身的财务数据上还有点利润,但这点利润远不能满足仓库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库存。

国外的出版社大抵如此,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变化,比如亚马逊。中国所有的电商平台模式都是先有库存,才有销售;而亚马逊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实现了40%品类的按需生产,它没有库存,出版社也不会产生库存,客户下单之后才开始印刷,所以亚马逊CEO贝索斯才说,“我的客户在拿到图书的时候,也许永远不知道这本书是我昨天刚刚生产出来的”。亚马逊已经不仅仅是个电商平台,它在为世界的按需出版未来亲身探索。

在中国,也有这样一家出版社,它在2013年开始全面关注数字印刷,并于2014年开始全面向数字化转型。2011年,该社本身库存为6.5亿码洋,到2015年下降至4.7亿码洋,这还是在全国大部分出版社库存不断上涨的情况下。不仅如此,2015年,该社还在自己的平台或其他电商平台上提供了8000个图书品种,与亚马逊一样,做到了“一本起印”,真正实现了按需印刷。

起初,该社只是希望尽可能多地满足市场需求,没想到,转型的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近1000万元,每本图书的平均售价达到了60元。2016年,该社进一步整合资源,基于多年积累的大数据,开始做数据分析。目前其印刷方式有三种:一本起印,亦称单本印刷,相应地印刷价格也是最高的;小批量数字印刷;传统印刷。2016年,其已有24%的新书,首次印刷控制在500本。

如果在过去一年里,一本书的重印次数超过了某一批次,来年这本书会从一本起印变为小批量印刷;同理,过去一年小批量的重印次数超过某一批次,会在来年转化为传统印刷。他们也会分析过去一年主要产生库存的品类,并在来年将这些品类从传统印刷转化为小批量印刷或数字印刷。

这家出版社就是科学出版社。它正在利用互联网技术、数字技术解决本身的库存和断版问题,也正在为中国的按需出版闯出一种新模式。

数字印刷不同于传统印刷,它的确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和办法,帮助出版社解决库存和断版两大痛点。为了做好这些,虎彩这几年做了哪些事?

第一,基地。
目前已建立了三个,未来还有第四个、第五个,遍布中国的核心省份。将来一本图书、1500本的订单一产生,可以随即在三个基地同时生产。我们认为,制造业必然有两大趋势,一是小批量、多品种、个性化,二是就近物流配送,取代长途运输。对于出版社而言,虎彩将来所有在中国的基地,就是他们的仓库,就是电商平台的仓库。

第二,资源整合。
虎彩做资源整合,首先是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要求,但更大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客户不仅仅觉得数字印刷好,而且觉得这条价值链大家都用得起。所有企业使用数字印刷设备时,都会产生两大成本,一是单张收费,即耗材成本;二是维护费用,一般大型设备的维护费用每月约为五万元,一年约五六十万元。为了降低这类费用,虎彩派工程师出国深造,在硬件和软件上全面学习,最终依靠自己来维护设备,现在成本与过去相比下降了约60%。

第三,系统建设。
进入数字印刷领域后虎彩发现最重要的不是硬件模式,而是企业的整体系统建设。从客户端的接单系统到内部零散小批量订单系统,从一般的生产系统到将来的物流系统,这些都需要整体系统的支持。接下来的几年,虎彩一定会在整体系统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,提高软实力,让客户感到更加便利,让客户能获悉每一个订单生产的进度、物流的进度,甚至零散订单也实现标准化、快速化等等。

另一方面,我们也将打造一个最大的信息库。当前我们整个图书的销售渠道,乃至电商中的京东、当当、亚马逊还有文轩等等都是各自为战,信息不匹配,使我们真正的消费端和实际出版社的内部客户端严重脱节。虎彩建库的目的是集中或集合社会上的各种信息,将这些信息与内容端进行更好地匹配。我们首先会从断版开始,为出版社提供这方面的相应服务,以此为基础,虎彩接着会做大数据,科学出版社已经做了初步的大数据分析来支持本社自身需求,而我们希望帮助所有出版社在内容端和实际的C端实现更好地匹配,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按需出版,实现真正的零库存、永不断版。

▎2017年,虎彩还会做什么?

2017年1月,华北区将最先取消1500元最低起印费,按实际收费。固安基地“一本起印”生产线已正式启动。2017年4月,虎彩将增加物流管控系统,与华北区昌达物流合作,实现将来为出版社提供不仅物流,乃至仓储的一站式全面服务。

2017年,虎彩依然会加大对固安工厂的投资,因为旺季时,产能仍难以满足客户需要。在硬件设备上,将投资5400万元。同时,希望通过各种做法将我们的胶印产能从日产5万本提高到7万本,精装从每日4000本提高到每日8000本,以满足市场的新需求。前不久,虎彩已经完成了《文澜阁四库全书》的生产,1500款品种,每款制作30本,我们也希望和做精装的朋友一起实现这些经典的复原,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。

虎彩所做的这一切基于对中国出版领域未来趋势的判断,即图书品类将越来越多、单本印刷数量越来越少,符合数字印刷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,而且的确也对应着数字印刷发展的趋势。虎彩致力于和出版社的朋友们一起解决库存与断版的问题,为中国按需出版探索一条新出路。

\

分享到  
标签: 库存 按需印刷